瀏陽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
2018年,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決貫徹執行中央、省、市決策部署,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瀏陽的戰略目標,全面落實“六穩”要求,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,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高質量發展態勢。
2018年,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2.1億元,同比增長8.6%。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5.4億元,第二產業增加值864.5億元,第三產業增加值382.2億元,分別增長4.6%、8.7%和9.3%。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依次為3.6%、71.3%和25.1%,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.3個百分點、6.1個百分點和2.2個百分點;三次產業結構為7.1∶64.4∶28.5。
一、農 業
2018年,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8.8億元,增長4.7%。其中,農業產值92.1億元,增長4.9%;林業產值21.2億元,增長6.9%;牧業產值31.1億元,增長1.2%;漁業產值3.8億元,下降2.0%;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.5億元,增長12.7%。
種植業 2018年,全市糧食總產量54.7萬噸,增長0.6%;蔬菜總產量128.1萬噸,增長3.0%。
主要農產品產量
計量單位 | 2018年 | 增長(±%) | |
糧 食 | 噸 | 547414 | 0.6 |
其中:稻谷 | 噸 | 509778 | -0.8 |
蔬 菜 | 噸 | 1281158 | 3.0 |
烤 煙 | 噸 | 6000 | 5.5 |
油菜籽 | 噸 | 48543 | 0.8 |
茶 葉 | 噸 | 1645 | 1.6 |
藥 材 | 噸 | 15714 | -4.4 |
水 果 | 噸 | 199876 | 0.1 |
林業 2018年,全市完成造林面積4200公頃,森林撫育面積10667公頃,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14666公頃,年度活立木總蓄積量1522萬立方米,增長4.2%。
畜牧業 2018年,全市生豬出欄140.9萬頭,增長5.7%;山羊出欄51.6萬只,下降21.2%;家禽出籠725.5萬羽,下降2.4%;肉類總產量13.4萬噸,增長9.6%。
主要牲畜年末存欄量
計量單位 | 2018年 | 增長(%) | |
牛 | 萬 頭 | 3.43 | -9.77 |
生 豬 | 萬 頭 | 74.15 | -18.99 |
山 羊 | 萬 只 | 31.51 | -19.99 |
漁業 2018年,全市水產品總產量1.98萬噸,下降6.3%,其中鮮魚產量1.91萬噸,下降6.3%。
二、工 業
2018年,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8.6 %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71家,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17.5%,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.8%。
2018年,經開區工業總產值增長23.5%,財稅收入40.1億元(含土地出讓金,下同),增長12.5%。高新區工業總產值增長16.9%,財稅收入10.7億元,增長30.6%。兩型產業園實現工業總產值增長16.9%,財稅收入1.9億元,增長16%。42家生物醫藥企業產值增長13.9%;113家機械制造企業產值增長14.2%;16家電子信息企業產值增長31.9%。
三、建筑業、房地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
2018年,全市建筑行業實現增加值99.5億元,增長9.9%。擁有資質建筑企業37家,實現建筑業產值59.6億元,增長20.0%。
2018年,全市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56.6億元,增長6.6%。擁有房地產企業69家,實現房地產投資額46.3億元,增長58%;商品房銷售面積163.99萬平方米,增長14.3%。
2018年,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.7%。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5.2%。
四、財政金融、內外貿易和市場物價
財政 2018年,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.3億元,增長13.1%,其中: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.2億元,增長11%;上劃收入44.1億元,增長16.7%,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83.97%。土地出讓金收入41.6億元,增長3.9%。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4.6億元,增長7.3%。
金融 2018年,全市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47.7億元,增長1.6%,比年初增加11.5億元,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87億元,增長9.9%,比年初增加44億元;各項貸款余額658億元,增長14.2%,比年初增加81.6億元。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比為1:0.88,不良貸款率2.3%,比年初下降1.1個百分點。
內外貿易 2018年,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.8億元,增長13.0%。按消費形態統計,批發業實現商品零售額25.4億元,增長9.1%;零售業實現商品零售額282.1億元,增長13.6%;住宿實現商品零售額3.4億元,增長4.9%;餐飲業實現商品零售額37.9億元,增長11.3%。按經營地統計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43.9億元,增長13.7%;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4.9億元,增長11.4%。按規模統計,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124.2億元,增長17.6%;限額以下單位商品零售額224.6億元,增長10.6%。
2018年,全市實現自營進出口總額19.28億美元,增長10.4%。出口額11.66億美元,增長3.4%,其中,鞭炮煙花3.22億美元增長24.5%;機電產品6.19億美元,下降15.4%。進口額7.61億美元,增長23.1%。
市場物價 2018年,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(CPI)為102.0,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2.5,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為101.6,工業品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103.2。
五、交通運輸和郵電業
交通運輸 2018年,年末市內公路建設通車里程9760公里。全市公路客運周轉量下降2.8%;公路貨運周轉量增長5.1%。
郵電通信 2018年,全市實現郵電業務總量12.8億元,增長5.2%。年末擁有移動電話用戶124.64萬戶,增長3.1%;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5.1萬戶,增長12.4%。
六、旅游和招商引資
旅游 2018年,全市接待旅游人數2812萬人次,增長28%;旅游產業收入292億元,增長29%。
招商引資 2018年,全市引進項目212個,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9個,10億元以上項目15個,50億元以上項目4個。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資金2.9億美元,增長9.3%,實際到位省外境內資金88.3億元,增長15.8%。
七、科學技術和教育
科學技術 2018年,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和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185家,高新技術增加值增長23.2%,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.2%。全年申請專利2627件,增長55.3%,其中發明專利861件,增長73.6%;授權專利1320件,增長29.5%。
教育 2018年,全市擁有普通小學302所(含教學點),教職員工3910人,本年招生19653人,在校學生106307人,畢業16504人;普通初中52所,教職員工3091人,本年招生16473人,在校學生47883人,畢業13822人;普通高中15所,教職員工2137人,本年招生8719人,在校學生24548人,畢業7411人;中等職業學校6所,教職員工612人,本年招生3101人,在校學生9326人,畢業2720人;特殊教育學校1所,本年招生29人,在校學生202人,畢業26人。
八、文化、衛生和體育
文化 2018年,全市擁有文化館站33個、藝術表演團體130個,藝術表演觀眾人次25萬人次。全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5%,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.4%,有線、無線數字電視用戶26萬戶,下降4.97%。年末公共圖書館藏書21.07萬冊。
衛生 2018年末,全市擁有衛生機構59個,其中醫院51所。衛生機構床位數9041張,衛生技術人員7869 人,其中執業(助理)醫師4029人。年內診療500萬人次,年內治愈率為68%。產婦住院分娩率100%, 嬰兒死亡率2.39‰,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.89‰。
體育 2018年,全市共組織縣級以上運動會12次,參加活動人數8萬人次。運動員在各項比賽中獲得國家級獎牌5枚、省市級獎牌84枚。
九、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
環境保護 2018年,城區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339天,比上年增加8天;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94.8%,污水集中處理率89%;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95%。
安全生產 2018年,全市億元GDP事故死亡率為0.004;工礦商貿十萬從業人員死亡率為0.938;煤炭百萬噸煤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。道路交通萬車事故死亡率0.85。
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
人口 2018年,全市年末公安戶籍戶數41.85萬戶,總人口為149.38萬人,其中,城鎮人口71.14萬人,鄉村人口78.24萬人。年內出生人口21563人,出生率為14.4‰;年內死亡人口10835人,人口死亡率為7.2‰;人口自然增長率7.2‰。
人民生活 2018年,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08元,增長8.7%,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91元,增長8.7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0元,增長8.1%。城鄉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3690元,增長8.3%,其中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653元,增長8.1%,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73元,增長7.8%。
社會保障 2018年末,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.2萬人;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14.76萬人;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0.1萬人;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20.7萬人,參保率達98.7%;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85.62萬人。全市擁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42個,床位6222個。全年發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9050萬元,保障城鄉困難居民27914人,城鄉低保對象人均月補差標準為401.87元和243.02元。
注: 1、本公報數據為初步核實數。
2、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結果修正2016、2017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、主要農產品播種面積及產量等數據。
瀏陽市統計局
2019年4月15日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